首页 > 滚动 >>正文

安徽省扶贫干部许海标:带领桥南村民一起“当家”奔小康

2017年4月,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小辛集乡桥南村来了一个外地的“蛮子”任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由于地方口音比较重,说话群众听不懂,经常产生一些误解。许海标了解到情况之后,便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天天和群众打成一片,很快学会了当地的语言。

许海标同志是安徽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处的一名副调研员。下派后,他真心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赞誉。

夯实堡垒建队伍

上班第一天,许海标看到桥南村党员活动室破旧不堪,无法开展活动,就争取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扶贫专项资金3万元,改造村党员活动室,安装了空调、投影仪,更换桌椅,满足党员活动需求。

在2018年村“两委”换届工作中,许海标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换出了基层党建的新面貌、新干劲、新气象。
他引导群众组建乡贤队伍、道德评议会等村民组织,开展“身边好人”“好媳妇”等评选活动,促进了乡风陋习的转变,社会风气焕然一新。

他健全乡村治理体系,鼓励号召“两委”干部从自身做起,勇于和黑恶势力作斗争,将扫黑除恶融入到日常工作,桥南村百姓创造安乐祥和的生活环境。

精准扶贫挖穷根
 习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2017年底,桥南村引进安徽天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打造金银花种植加工基地,发展扶贫产业项目。

目前,桥南村一共有97户贫困户,签订订单种植了265亩金银花,户均年增收5000多元。许海标主动帮助49户贫困户申请到小额信用贷款198万元,用于发展种养业,每户平均年增收3000元左右。他鼓励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种植1200亩益母草,既改善土壤结构,又拓展群众增收的路子。

2018年8月13日,桥南村贫困户杨永杰将一封脱贫申请书交到许海标的手中。许海标帮助他在县城一家物流中心找到一份工作,每年有30000元纯收入。贫困户一人就业,就能带动全家脱贫。当前,桥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政府组织的招聘会、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推荐等多种渠道,有132人在外务工就业。同时,针对贫困群众文化低、年龄大、身患残疾等情况,积极开发以保洁员、护路员等为主的18个公益性岗位,每人每月固定收入600元。

集体经济能“造血”

村民杨龙,十多年前去南方打工,赚到人生第一桶金后回乡创业,投资40多万元在家门口办起了服饰加工厂。许海标协调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投资50万元兴建一个扶贫车间,解决了杨龙扩大生产没有场地的难题,为村集体每年增收5万元。2019年,许海标再次协调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投资60万元又建了一个扶贫车间,充分发挥扶贫车间的助贫作用。

许海标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他协调上级在桥南村建成3个187.2KW光伏电站,每年增加集体经济34万元;投入240万元新建日烘干150吨的烘干塔,每年收益6万;利用扶贫专项资金115万元,投入吕望恒瑞面粉厂,年底保底分红11.5万元;把省财政为贫困村安排的10万元发展集体经济专项资金,投到种植专业合作社,村集体每年分红1万元。

群众冷暖记心间

许海标向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领导汇报,争取20万元为村民兴建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现在村里全部用上了自来水,实现三电网络的全覆盖;建成3座无害化公厕;对38户贫困户危房进行改造;修建了连接11个自然庄的24公里水泥路,新修桥梁13座;修建机井50眼、水塘13个、泄洪渠8000多米。

习总书记说,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许海标把群众当亲人,面对面倾听他们诉求,心贴心解决他们实际困难。他给突发摔伤贫困户赵小燕筹集10万块钱的手术和住院费用,并和驻村工作队帮她把小麦收割到家,种上玉米。在医院陪护她的爱人杨英得知后喜极而泣,他逢人便说:“感谢工作队为我们家所做的一切,是他们让我们家脱贫不再返贫啊!”
许海标为村里的18位孤寡老人配置了18台新电视机和电风扇等生活用品,为他们过集体生日,并安排春节团圆饭,改善老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

他连帮助村里贫困户张桂付、杨朕等销售莲藕、粉丝等农产品5万多斤,收入20多万元。

2017年6月,他协调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资助3000元,帮助贫困户卢桂芳医治长年因糖尿病引发的左下肢严重溃烂疾病。

他每年组织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中层以上干部来桥南村走访慰问帮扶对象,送来价值4万多元的大米、面粉和食用油等物品;2018年、2019年春节前,协调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13万元资金,用于贫困群众做好春节扶贫慰问和春耕生产。

放飞孩子五彩梦

每年“六一”儿童节,许海标都带领桥南村孤儿,去县城吃肯德基、购买书籍和学习用品,让她们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每年许海标都邀请安徽科技贸易学校的老师来为留守儿童开展课外辅导活动,并组织35名贫困家庭儿童前往蚌埠市开展夏令营活动。他与驻村工作队同志一道捐助2000元,帮扶贫困家庭学生张可影、黄柯顺利跨入大学校门;他为桥南小学送去9000多元的经过精心挑选的图书和办公用品,改善老师的办公条件;他为桥南村幼儿园赠送2000多元的画笔和学习资料。驻村期间为儿童发放书包55个、图书1000多册、衣服100多套。

忠孝自古两难全

2017年4月29日,许海标赴桥南村报道那天,他的父亲送他到小区门口再三叮嘱:“你要向沈浩学习,为群众多做好事,带领他们早点脱贫致富,平安回来”。父亲的叮咛时常在他耳边响起,一刻也未曾忘记。

许海标在部队服役26年,2016年转业到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本想好好孝敬父母,陪陪孩子。2017年4月份,单位开始选派第七批扶贫工作队,许海标觉得自己经过部队多年的锻炼和培养,毅然向组织提出申请。

许海标的父母都80多岁了。父亲曾是一名新闻工作者,知道扶贫是一项光荣而伟大的事业,虽然艰苦,但是意义非凡。所以非常支持儿子的选择。

每次回去看到父母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许海标心里都非常难过。2018年5份,他父亲外出时不慎跌倒,住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当时正进入一年一度的夏收夏种“双抢”时间,耽误一天就会影响播种。他分身无术,在心底对父亲说着“对不起”,依然奔波在田间地头。

陪伴是最好的爱。许海标深感内疚的就是没有时间照顾和陪伴父母。他爱家人,但更爱党的扶贫事业。他决心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坚决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在许海标书记的带领下,桥南村最终实现了贫困村出列,119户353人脱贫的目标任务,贫困发生率降至0.5%,村集体经济从2016年度的零收入增加到目前的50万多元。因工作突出,许海标于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被蒙城县委县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这位桥南村的“当家人”走进微视频《驻桥南村第502天》,并入选省直单位驻村帮扶微视频展演活动。这位荣获“亳州好人”、“蒙城好人”和省直机关“五一劳动奖章”的当家人把荣誉看得很淡,他只有一个愿望:带领桥南村民一起“当家”奔小康!(潘圣贤 任长波 张春霞)

 

中国都市网:中国都市营销门户!(通过我们让您的信息快速传播到互联网,传遍全国!)

资讯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