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正文

智慧城市:智能之魂,华为之道

  中新网11月22日电 同样是“智能”,智慧城市和人工智能收到的关注度,却相差甚远。在人工智能大火的今天,华为依然没有跟风,也从不宣扬自己对人工智能的投入,而实际上华为已经在智慧城市的方向上走得深且远。应用始终是智能化的精髓,独特的华为之道,就是以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最新规模商用的技术,打造智慧城市的神经系统。

  智慧城两大痛点,该如何破解?

  实际上,智慧城市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从信息化时代就有数字城市的建设目标,到互联网时代又有无线城市,直到数字化时代才明确了智慧城市的理念。从全球的角度看,也无外乎只有巴塞罗那和芝加哥等少数几个相对先进的模式。智慧城市,从概念到现实,显然并不简单。

  华为企业BG总裁阎力大在今年的全球智慧城市博览会上说,“罗兰贝格发布了一个关于智慧城市的报告:他们从‘实践、规划、IT基础设施’三个维度考核了全球87个城市,平均得分是:37分。”

  首先,智慧城市建设鲜有成功案例的第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市的复杂性很高,包含了几乎所有大行业,比如,交通、教育、环保、通信、旅游、工商业等维系城市运转的多个子系统都涵盖其中。如何让这些各司其职的系统交汇并交融,一直是智慧城市运行过程中的大难题。

  智慧城市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必须要有一个高屋建瓴式的顶层设计:要自上而下地规划,从智慧城市的具体构想,到项目的执行和评估标准,再到子系统的配合执行、各环节的互联互通、交叉信息的处理等等。这个道理其实与华为对智慧城市的理解不谋而合。

  其次,智慧交通一定是交通、天气和车辆管理等多个系统协同的结果,而不单纯是道路的问题。只有跨系统的数据联通,才能编织出最美丽的智慧城市:解决交通拥堵需要车辆和道路数据联通;提高政务服务水平需要获得民生反馈数据;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医疗和人口数据等等。这就要求智慧城市的供应商,具备大量跨行业的智慧经验和跨部门的智慧项目。据了解,本月14日,华为将亮相第七届世界智慧城市博览会。展示的创新成果,覆盖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能运营中心、智慧电力、智能交通、平安城市、智慧水务、智慧市政、智慧园区、智慧农业等。

  做智慧城市的神经系统,华为的点、线和面

  华为对智慧城市的定位是:打造城市神经系统,这个神经系统,不仅包含城市大脑,还需要从大脑到末梢的神经网络。从端点感知、信息传送、大脑分析决策、再到反馈指令、完成行动,需要一个完整的神经网络来实现闭环。这一点有别于一些云计算公司所定位的智慧大脑,华为的优势不仅在于大脑,更在于物联网以及终端的联接,所以称之为神经系统。

  “我们希望打造的城市神经系统,既要实现对物理世界的端点感知,还要通过数字世界实现大脑决策,最终回到物理世界支撑智慧化的快速行动。” 阎力大说。那么,华为是如何做好智慧城市神经系统的呢?我认为,可以从点、线和面三个维度来看。

  首先是点。所谓点,就是华为通过一些强点做突破,标杆性的案例会起到对行业的引领。例如,华为在中国为深圳龙岗打造创新标杆,建设“汇数、惠民、慧治”的智慧城市系统,除了前文提到的一把手工程之外,该项目本着“需求导向、急用先行”的原则,通过“汇数、绘图”基础工程和“慧治、惠民”深入应用,建设新型智慧城市。例如龙岗区建立的“一窗式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实现“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办”的智慧政务转型,让行政审批更便利高效。市民还能够通过网上办事大厅、移动APP、微信等多种办事通道进行申报,实现线上线下审批服务一体化。

  其次是线。所谓线,就是华为对智慧城市战略投入的一贯性,和持续性。我们知道,华为很早就投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设当中,在PC时代就在智慧政务上深入需求,在进入数字化时代后,华为也在不断推动物联网的平台和生态,实现万物互联。在2016年还拿出了“一云二网三平台”的解决方案架构,仍以智慧龙岗为例,这就是典型的“一云二网三平台”结构:一个云数据中心,城市通讯网、城市物联网两张网,大数据服务平台、业务应用使能平台、ICT能力开放平台,三个平台。可见,从概念到应用再到落地,华为对智慧城市具备了足够的说服力。

  最后是面。华为的生态是全球最为健康的生态。华为始终认为:智慧城市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华为携手合作伙伴打造智慧城市平台,并长期、高强度投入来建设生态系统。目前为止,华为通过合作伙伴生态,已经服务了全球40多个国家,120多个城市。

  技术之本,华为之道

  在今年世界智慧城市博览会上,华为的四个智慧城市案例已入围。分别是:中国深圳交警通过全球首创的全方位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帮助城市建设“交通大脑”;沙特延布通过产业升级实现国家经济转型;中国潍坊以“智慧潍坊3.0”改善社会福利;喀麦隆农村电气化带动产业发展。最终获奖信息将在11月15日晚公布,我们拭目以待。可见华为标杆性的智慧城市项目,已遍布全球各地。事实上,华为作为业界少有的能提供云、管、端协同ICT解决方案的厂商, 是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技术融合的领导者,让城市成为一个有机生命体。

  第一,对人工智能与智能城市的结合,华为有技术,有应用,也有话语权。

  例如,在深圳交警的项目中,华为以大数据平台+视频云平台+AI平台为核心,承载视频感知、情报分析、交通拥堵管理等业务,实现全场景的交通智能管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比如,构建开放计算平台,支持CPU、GPU、FPGA、NPU等智能计算资源池化;统一大数据平台,交通数据集中处理,效率提升300%;深度学习平台和算法仓,感知智能全城交通状态。开放容纳流量采集、事件采集、违章采集、智能分析、智能回滚等上百类几千种算法,结合多渠道、全场景采集的交通图片、视频、数据,实现对交通流量、事件、违章等行为的深度感知等等。

  第二,通过IOT的技术融合,构建智慧城市的中枢神经系统。

  以智慧潍坊为例,这是全球首个基于NB-IoT技术和华为OceanConnect IoT平台的物联城市样板:潍坊市和华为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一张网、一个平台、N类应用”的建设模式构建NB-IoT物联城市感知网络。并基于华为OceanConnect IoT平台,建立首个城市级物联网平台,实现物联应用各类传感设备的统一接入、管理和数据采集,有效归集全市各类实时的、鲜活的、价值度高的物联数据,形成城市级大数据的重要来源。

  实际上,华为也通过遍布全球的智慧城市案例,积累丰富的经验,并反馈自己,加强能力。在沙特,华为通过铺设光纤覆盖城市内家庭、企业及重要公共区域,并推行智能停车、智能称重、智能垃圾桶等8大智能应用,帮助沙特的285个城市进行基础设施的智慧化升级。对于智慧城市,华为之道既是技术之道,也是应用之道,更是生态之道。

 

中国都市网:中国都市营销门户!(通过我们让您的信息快速传播到互联网,传遍全国!)

资讯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