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品 >>正文

猪肉价格飞涨原因及分析预测

     据商务部监测,上周(8月26日至9月1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上涨2.4%,其中,肉类批发价格不同幅度上涨,其中猪肉、牛肉、羊肉批发价格分别为每公斤34.59元、62.06元和60.42元,分别上涨8.9%、2.4%和1.9%。这已经是猪肉批发价格连续第13周上涨,从6月初的每公斤20.69元一路走高至每公斤34.59元。分区域来看,当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猪肉价格明显高于华北、东北地区。据了解,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毛猪的价格涨幅明显,领先全国,河北、辽宁地区毛猪的价格处于相对中间的位置。

  肉价上涨以后,消费动作收到明显抑制,市民普遍反映“吃不起猪肉”,尽管上市量明显减少,但消费量的下降反而造成猪肉有较高比例返厂,8月底的数据显示,新发地市场每天上市的白条猪都有一部分销售不出去,以前返厂的比例在10%左右,8月底的一周返厂的比例扩大到10%以上,通常在15-20%之间。

  一、上涨原因及现状

  1.非洲猪瘟

  猪肉涨价的最直接原因就是非洲猪瘟的发生,截止今年上半年,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7月3日,全国共发生非洲猪瘟疫情143起,扑杀生猪116万头左右,按照生猪出栏体重均值120KG计算,大概是14万吨。而国际分析机构则普遍给出了更高的数据,部分报告显示中国猪肉产量下降超过30%,按照去年我国猪肉产量5400万吨计算,下降幅度达1600万吨以上。

  同时,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农业农村部要求发生疫情的省份暂停生猪调出,关闭省内所有生猪交易市场,疫区所在省的种猪,经实验室非洲猪瘟检测合格和检疫合格后,方可调出本省。两个礼拜后,农业农村部再次发出通知,要求与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省相邻的省份也暂停生猪跨省调运、暂时关闭省内生猪交易市场。之后陆续发布4个文件规范生猪跨省调运。这造成了部分生猪产能有限的省份猪肉价格进一步上扬。

  2.产能下降与结构调整

  而早在非洲猪瘟发生之前,生猪生产的产能结构就有隐患,去年2月份开始,生猪价格周期性下行,行业不景气,加上长期存在的融资难问题,养猪场户养殖欲望寡淡,正巧形成了一轮去产能周期,为后期生猪价格爆发性上行做出了铺垫。

  而再往前看,自2015年起,我国生猪养殖业正经历结构调整。2015年底,农业部发布了《关于促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要求对广东、江苏、湖北、湖南、上海、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等地的生猪养殖业做出调整优化;2016年4月,农业部发布未来5年生猪产业规划,明确把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苏这八个水网密集的省份规划为限养区;2016年12月,国务院发通知要求在2017年底前,全国所有禁养区的猪场都要完成关闭或搬迁;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稳定生猪生产,优化生猪产区,引导产能向环境容量大的地区和玉米主产区转移。根据信达期货的一份研究报告统计,至2017年底,全国累计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4.9万个,面积63.6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生猪养殖面积的17.3%,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21.3万个。另外,招商证券曾估计,2016年和2017年因环保政策减少生猪存栏分别为3600万头和2000万头。

  产业结构调整造成了生猪产能短期内分布失衡,在生猪调运顺畅的情况下,市场及政策因素抵消了这种分布不均,但在猪瘟疫情发生,跨省调运的背景下,去产能地区的生猪价格被抬至高点,同时也造成北方产能偏高的省份猪肉价格一度跌至10元/公斤左右,部分育肥猪被迫推迟出栏,成为体重超重猪,养猪企业的销售价格和利润被削减,资金链紧张,生产区开始出现产能淘汰。按照去年四季度北方最低价省区的生猪价格,北方区一些猪肉养殖企业每养一头猪要亏损数百元,养殖企业补栏积极性大受影响,使得今年产能不足的问题被再度放大。

  3.进口量变化

  受贸易战影响,去年我国对美猪肉进口征收关税达到62%,甚至一度限制美国猪肉进口。而8月末再度燃起的贸易战风波中,我国新一轮反制措施决定9月1日起对美国猪肉继续加征10%的关税。但引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监测信息处处长辛国昌的话说:“从美国进口的猪肉,对我国猪肉市场供应影响微乎其微。当前猪肉价格上涨与中美经贸摩擦无关。”我国猪肉进口主要起到供需余缺调节作用,进口猪肉占国内猪肉产量的比重不超过3%。数据显示,2016—2018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猪肉分别为21.55万吨、16.57万吨和8.57万吨,分别占国内猪肉产量的0.4%、0.3%和0.16%。

  在猪肉涨价的背景下,我国也在尝试依靠进口肉类平抑价格。海关数据显示,7月猪肉进口量为18.22万吨,同比增加106.7%,进口额同比上升182.3%;1-7月累计进口量超过100万吨,同比增加36%,累计进口额同比上升46.4%。但全球猪肉贸易总量每年大概只有800多万吨,且市场上买家众多,我国能够进口到的猪肉有限,不得不同时加大其他肉类进口力度,截至目前,中国已批准全球269家牛肉工厂对华出口资格。上半年我们自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同比猛涨62%,到8月中旬总量达到17.2万吨。可牛羊肉不管是在价格还是饮食习惯上,都无法完全替代猪肉,尤其是牛羊肉还有明显的季节消费特点,目前距离牛羊肉消费旺季还有几个月,进口对猪肉价格影响有限。

  4.存栏量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最近3年一直在下降,今年上半年生猪存栏量降至20年来最低点。春节后农业农村部对全国7个省份进行调研,河南、吉林生猪产能下降明显,调研的洛阳10家大型规模生猪养殖企业,能繁母猪减少幅度高达91%。从能繁母猪角度来看,母猪怀孕到育肥猪出栏约10个月,去年补栏意愿低的后果刚好在今年中旬开始显现。加以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生猪存栏量不可避免的大幅下降。据农业农村部监测, 7月份,全国400个监测县生猪存栏环比减9.4%,同比降32.2%,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1730.34万头,环比减1.6%,同比降11.3%。据新牧网推算,2018年7月能繁母猪存栏为3783.49万头,2019年7月能繁母猪存栏则为2576.6万头,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206.9万头。

  青松农牧数据显示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3.48%,同比下降25.54%,西南、华中等地生猪能繁母猪存栏下降速度较快,仔猪供应量有所下降。前期的大量抛售使得7月生猪存栏下降幅度达到历史之最,随着可抛售猪源减少,预计8月后存栏下降幅度有所减少,后半年存栏环比变化仍为负,东北,华北等地三元杂留种现象较多,存栏有小幅回升趋势,南方疫情高发区(两湖、两广、四川等)可抛售量减少,存栏下降幅度预计有所放缓,疫情复养仍需几个月的空栏期,卓创数据监测15kg仔猪均价1124.75元,50kg二元母猪均价2634.72元,在仔猪及能繁母猪价格高位下,养殖户补栏较为谨慎。

  天风证券研报认为,猪肉价格周期是由养殖周期决定的,从能繁母猪角度来看,按照养殖周期其应当领先猪肉价格变化约10个月,数据上也较好地拟合了这一点。

  价格的上涨本质在供应的减少,供应的减少本质在于存栏的断崖式下跌,存栏的下跌本质在疫情的影响,疫情发生抛售严重,生猪集中流入市场,导致抛售期猪价受到压制,但抛售本质上提前透支了后期生猪出栏,导致后期供应更加紧张。另外,疫情导致的高养殖风险及高养殖成本使得补栏困难,后期供应难以为续。

  5.政策

  猪肉价格飞涨引起政府高度重视,8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稳定生猪生产,保障猪肉供应,事关“三农”发展、群众生活和物价稳定。会议确定,一是综合施策恢复生猪生产。加快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发放,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生猪调出大县和养殖场(户)的支持,引导有效增加生猪存栏量。将仔猪及冷鲜猪肉运输纳入“绿色通道”政策范围,降低物流成本。二是地方要立即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对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内关停搬迁的养殖场(户),要安排用地支持异地重建。三是发展规模养殖,支持农户养猪。取消生猪生产附属设施用地15亩上限。四是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升疫病防控能力。五是保障猪肉供应。增加地方猪肉储备。各地要适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8月29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例行发布会上称,当前国内猪肉市场供应总体是有保障的。商务部将密切跟踪市场动态,会同相关部门适时投放中央储备冻猪肉和牛羊肉,增加肉类市场供应。同时,指导产销区建立稳定的购销协作关系,促进区域间产销衔接,畅通肉类供应渠道。此外,我们还将按照市场化的原则,继续鼓励扩大猪肉进口。

  全国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电视电话会议30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迅速采取有力措施稳定恢复生猪生产,确保猪肉供应和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胡春华指出,猪肉是我国大多数居民最主要肉类食品,保障供应事关民生,事关大局。各地要严格按照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要求,坚决完成生猪稳产保供目标任务。要立即清理超出法律法规规定范围的各类生猪禁养限养规定,从财政金融用地等方面加大对养殖场户政策支持力度,有效调动养殖积极性。要大力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的养殖、流通、防疫体系,积极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支持绿色养殖发展,着力转变传统生猪调运方式,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全方位提升疫病防控能力。

  胡春华强调,要千方百计保障猪肉市场供应,强化市场监测预警,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和串通涨价等不法行为,积极发展禽肉等替代品生产,加大冻猪肉储备规模。要继续不折不扣地落实好非洲猪瘟防控措施,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依法严惩贩运屠宰病死猪等违法违规行为,强化疫情防控重要关口、重点环节监管。

  这是胡春华三个月内第二次在视频会议上强调促进、稳定生猪生产发展,保障市场供应稳定。

  国家发改委表示,今年4月份以来,全国已经有29个省份启动了价补联动机制,共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超过20亿元,补贴困难群众8000余万人次。

  各地方政府也在推出了相关政策, 7月起,江苏、浙江、安徽等十余个地方省份先后出台了稳定猪价的相关政策:

  浙江:加快推动“调猪”向“调肉”转变

  7月11日,浙江省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通知》,分别从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积极发展生猪绿色养殖、优化产业布局结构、全面提升生猪养殖场生物安全水平、全面落实屠宰环节非洲猪瘟自检和官方兽医派驻制度、切实抓好冻猪肉储备、强化产销对接和冷链体系建设、落实财政金融等扶持政策八个方面提出举措。

  广东:加强生猪及其产品产销对接,打击“炒猪”

  7月25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十条措施的通知》,措施包括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切实落实生猪产业发展用地、积极强化生猪生产扶持政策、着力提升规模猪场生物安全水平、大力推进屠宰行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生猪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健全猪肉市场供应保障机制、加快建设现代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畜牧兽医工作队伍建设等十条。

  福建:价格明显波动时增加生猪和冻肉储备

  7月29日,福建省发改委等五部门发布《福建省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设立预警指标及响应机制,并在信息发布、保障供给及市场监管等方面提供配套措施。

  海南:建议落实生猪复产资金等

  7月29日,海南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召开关于推进生猪恢复生产保供给工作座谈会提出《生猪恢复生产保供给工作8条建议》,提出为海南省生猪恢复生产保供给提供政策支撑、进一步摸清海南省生猪生产底数,为政策决策提供依据、落实非洲猪瘟防控措施、制定生猪复产技术方案、落实生猪复产资金、深入推进生猪保险、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适度扩大限养区养殖规模,进一步增加产能等建议。

  江苏:7月底已下达2.61亿元补助资金

  8月20日,江苏农业农村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生猪生产恢复发展有关扶持政策的通知》提出,对种质资源和规模猪场购买种猪实施补助。提高保险金额,将能繁母猪、育肥猪保险金额分别从1000元/头、600元/头提高到1200元/头和800元/头,降低生猪养殖风险。加大信贷担保支持,缓解贷款难、贷款贵问题。统筹利用省以上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含地方猪保种场)和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给予短期贷款贴息支持。

  广西:组织技术专家团队深入县乡开展技术培训指导

  8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洲猪瘟防控工作指挥部(扩大)会议召开,自治区主席陈武要求, 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实行生猪生产红线制度,将生猪供应100%自给纳入“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尽快恢复生猪生产,组织技术专家团队深入县乡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支持和鼓励规模猪场按照防非要求进行升级改造,加快补栏增养,鼓励屠宰加工产能向养殖集中区布局,推进养殖、屠宰和加工全产业链发展;做好冻猪肉储备,适时启动生猪价格调控预案,缓解生猪价格波动,稳定猪肉市场供应;发展禽肉等替代肉产品生产,积极发展生产周期短、替代性强的优质家禽产业,优化肉类供给结构。

  安徽:积极为5000头以上规模猪场提供信贷担保

  8月23日,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财政厅发通知提出,对安徽省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及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给予短期贷款贴息支持,贴息范围重点用于相关企业购买饲料和购买母猪、仔猪等方面的生产流动资金。此外,各市、县级财政还可通过自有财力等其他渠道安排贴息资金。安徽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公司要积极为种猪场和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提供信贷担保服务。

  贵州:认真执行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8月26日,贵州省召开生猪生产保供及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会议。贵州省长谌贻琴批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稳定生猪生产,有序增加出栏量。在流通环节,要强化市场调节,加强组织调度,提前做好产销对接,必要时及时投放储备、进行适度补贴。在销售环节,要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操控市场价格的违法违规行为,认真执行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四川:全年生猪生产4008万头,逐步实现猪肉自给

  8月26日,四川省印发《四川省生猪生产基本保障任务》,全省生猪生产确定了全年4008万头的基本保障任务。用地保障方面,取消生猪生产附属设施用地15亩上限,推进标准化养殖方面,将积极推动养猪业现代化发展,今年将继续创建一批部省、市(州)、县级标准化养殖场。

  二、后期展望

  1.供需情况

  据中国肉类协会会长李水龙估算:2019年猪肉总产可能下降15%-20%,即减少800万-1000万吨,“也有认为减产可能达到40%,缺口在1500万吨以上”。

  猪肉作为我国需求量最大的肉类,在如今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的背景下,其需求弹性有限,难以真正因消费萎缩降低价格,供给端的变化基本能够按比例反映在价格变动之上,券商做过一个简单的测算:生猪供给收缩程度跟猪肉价格上涨程度,大概是1:7的关系,比如在2007年,我国生猪供给减少8%,而猪肉价格却上涨了65%左右;2011年,我国生猪供给减少了6%,猪肉价格却上涨了46%左右;2016年,生猪供给减少3.3%,猪价却上涨了22%。按照目前生猪总产下降15%-40%不等的预估,猪肉价格上涨仍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银河证券指出,猪价持续上行,其高位或将持续到20年中期。中泰证券认为,目前生猪价格景气上行依旧在途,2019年3—4季度乃至2020年价格持续新高是相对比较确定的。

  从供给角度来看,随着鲜肉价格飞涨,冻肉销售量正在增加,不过出于各种考虑,除国家储备外,企业库存冻肉销售量不会在短时间内大量增加。

  在价格上扬,后市预期良好的情况下,养殖户普遍有意愿提高产能,国家政策也有相应补贴,但仔猪价格同样随市上涨,政策资金投入难以覆盖增加的成本,产能提升速度预计较为缓慢,且考虑到生长周期的问题,新产能短期内难以对市场造成影响。据预测,在多方政策努力下,预计母猪存栏量有望在2019年四季度见底企稳。

  猪价持续飙涨之下,不少生猪养殖企业相继开始扩建产能。据了解,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增加预留后备种猪,牧原股份减少了7月商品猪出栏量。8月份,温氏股份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告中透露,基础母猪(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比较稳定,将单个合作农户养殖规模从原来的平均500多头/批提升到了730头/批,并提高公司明年肉猪出栏量目标。

  进口方面。美国进口猪肉受贸易战增税影响,前景不明,可能不会成为主要进口对象。欧盟已对华大量出口,没有继续增长的空间。东欧也在爆发非洲猪瘟,且其供应量也比较小。拉美巴西、墨西哥都是猪肉生产大国,都有出口增长潜力。只不过打通进口渠道需要时间。特别是墨西哥,目前具有对华出口资质的厂商很少。在目前猪肉供应明显偏紧的背景下,进口量持续提升是可以预期的,但进口总量始终还将会有限,不会对整体生猪供应造成明显的影响。

  其他肉类在一定程度上对生猪消费将有替代作用,从各地统计数据看,上半年禽肉产量有8%、9%左右的同比增长,其中鸡肉产量大概在13.5%。1-7月肉禽饲料的产销量也有10%以上的增长。预计全年增幅能超过10%,甚至达到20%。按照去年我国禽肉产量2000万吨左右计算,整体是增加200-400万吨的供应。禽蛋产量预计增幅在15%左右。据芝华数据推算,鸡蛋产量增幅预计在8%左右。从蛋鸭饲料增长看,预计有3成左右增幅。水产品预计增量较小。上半年水产品没有增长。进入下半年,从水产饲料销量看,出现增加迹象。但水产的生产周期决定今年水产品产量难有太大增加,很难成为补充供应的主要因素。牛羊肉方面,今年肉羊存栏量也有小幅下降,牛肉供应预计变化不大。

  消费方面,目前测算,价格上扬造成的需求下降约在10%左右,中秋、立秋等节日及节气对消费短期有一定的提振作用,长期来看年内消费萎缩幅度应该维持在这一个水平。

  2.非洲猪瘟疫情影响

  作为猪肉涨价主要原因的非洲猪瘟疫情,目前已基本稳定。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疫情发生势头明显减缓。截至目前,已及时处置非洲猪瘟疫情153起,扑杀生猪119万头。除4月份外,其他月度新发疫情均保持在个位数。截至8月28日,8月份新发疫情3起。目前全国25个省区的疫区已经全部解除封锁。正常的生猪生产和运销秩序正在恢复。

  在过去的一年疫情爆发的时间里,通过各方积极的探索,我国已经总结出了一些复产的经验和方法。目前,东北、河北、山东等早期疫情爆发的省份,生猪补栏较为积极,而在南方各省份,暂时没有明显的补栏动作。(作者:中国农批 刘冠青)

 

中国都市网:中国都市营销门户!(通过我们让您的信息快速传播到互联网,传遍全国!)

资讯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