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正文

2021中国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品牌推介与旅居地融资大会胜利闭幕

 近日,各地优秀城市、名县、名镇以及业界著名景区企业相聚昆明共同见证了以“加快文旅融合·促进全域发展”为主题的一次伟大旅游盛典。此次盛会解读了在疫情下如何以文旅融合来促进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的新发展。

大会现场领导讲话

  大会汇聚了文化和旅游、农业、金融、现代科技等领域。出席大会的主要领导和投资企业及优秀旅游目的地的主要领导有;

  原国家旅游局正局级巡视员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克夫先生、云南省乡村旅游协会会长程拥斌先生、中国旅游媒体联盟秘书长何海涛先生、中国蓝田旗下中国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陈亮先生、云南国业联合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总裁王其源先生、云南省曲靖市文化和旅游局副调研员林敏先生、四川省平武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熊钰华先生、山西阳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常轩胜先生、江西景德镇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副局长洪唯真女士、甘肃武都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赵文强先生、河南洛宁县旅游服务中心刘晨晓、江苏睢宁县姚集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刘宁先生另外还有;朔州市、凤县、鄞(yin)州区、广灵县、石塘镇、探沂镇、俊杰旅游开发公司、笔克集团代表等以及旅行社及媒体、投资行业的朋友们出席了大会。

大会现场

  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各地通过网民对新型旅游发展认知度、网上投票、以及组委会对全国旅游发展的全面对照评出了一批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

  云南曲靖市文化和旅游局代表李杭娟女士现场推介旅游项目;

  “珠流南国,得天独厚。沃水千里,源出马雄”。从曲靖境内马雄山东麓流出的涓涓细流,汇成了一泻千里的南中国第一大河——珠江。这个地方叫珠江源,曲靖也因此被称为珠江源头第一市。

  “迤东古郡,滇中新市,环抱二万八千里,长寿二千二十岁,乃珠源故里,为二爨之乡”。这是历史学家对曲靖这块地处云岭大地东隅,乌蒙磅礴、群山叠翠、盘牛碧流、山雄水秀、舒适宜人、生态宜居……最好赞誉。

  秦修“五尺道”把曲靖与内地联系起来,南方丝绸之路重镇,南方丝绸之路总长约2000公里,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之一。其以成都为起点,经雅安等地到达云南的昭通、曲靖等地,从德宏出境,进入缅甸、泰国,最后到达印度和中东。诸葛亮南征后的500年,曲靖处于南中大姓爨氏的统治之下,是南中地区(今天的云南、贵州大部分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而成为爨文化的发祥地。

  曲靖是云南第二大城市、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人口大市(户籍总人口652.97万)。曲靖素有“滇黔锁钥”、“云南咽喉”“入滇第一城”之称,意指曲靖地处黔、桂两省(区)交界,自古即为内地进入云南的东大门。从古至今,曲靖都是对内对外开放的重要枢纽城市。曲靖还是资源大市、生态大市、历史人文大市、旅游大市。

  曲靖地处低纬度高原,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4.5℃,四季如春,空气清新,舒适宜人,交通便利,不是春城胜似春城。先后荣获全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榜50佳,全国最安全城市、也是全国16个空气质量达标地级市之一和云南省唯一入选全国60个新中国“城市发展代表”城市以及中央电视台《魅力中国城》首批云南唯一入选竞演城市并荣获魅力中国城称号,是云南最适合寒来暑往的城市。

  珠江源是中国三大江河唯一人人可以徒步抵达的源头。珠江之水孕育的南北盘江流域形成了错路有致、生态各异、山川秀丽、壮美神奇、高低交叉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珠江源、水墨山水海峰湿地、鬼斧神工的彩色沙林、云南最大的杜鹃花群落菌子山、中国最大的自然天成花园罗平油菜花海、雄美壮观的九龙瀑布、会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等以及爨文化、铜商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美食文化等众多的生态自然风光和厚重的人文景观,构成了“珠江源头第一市”一副副绚丽多彩而又“好在”的美丽画卷。

  今天的曲靖正紧紧围绕“高原特色农业和生物资源加工产业,有色金属深加工和液态金属产业,军民融合现代装备制造产业,精细化工产业,现代商贸物流产业,旅游文化和高原体育产业”六大产业大干快干,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影响力逐步扩大,城市形象得到有力提升。在此,我们诚挚邀请各位朋友到曲靖观光旅游,探亲访友、投资兴业,“七彩云南,好在曲靖”欢迎你。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各地通过网民对新型旅游发展认知度、网上投票、以及组委会对全国旅游发展的全面对照曲靖被定位成“中国最佳康养度假旅游城市、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会议结束后文旅局副调研员林敏先生接受了媒体采访。

  江西景德镇市现场播放了美丽风光片;

  景德镇别名“瓷都”,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处于皖(安徽)、浙(浙江)、赣(江西)三省交界处,是浙赣皖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之一。全市面积5256平方公里,总人口168万,是一座生态优美的城市。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众多城市名片。2014年,景德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手工艺和民间艺术之都”。

  景德镇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宣部推出的中国最值得外国游客去的50个地方之一,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市现有151处瓷业遗址和遍布全城的遗迹,拥有国家4A级以上重点旅游景区9家,其中5A级景区1家。

  古窑民俗博览区,是全国唯一一家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拥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等众多国家品牌。这里既是景德镇历代典型瓷窑的完整呈现地、复烧地,又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的集中传承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弘扬振兴地,是全国“2019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

  陶阳里御窑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御窑厂遗址为核心,涵盖周边10余条重点打造的完整里弄肌理,古会馆、古祠堂、古作坊、明清古民居等数百栋历史建筑错落有致,“吃、住、作、娱、购、馆”六大主题业态布局其中,包含文创零售、休闲娱乐、沉浸式展览体验、特色餐饮、民俗体验、手作体验、美育工坊及生产社群等。景区核心御窑厂遗址是我国唯一一处能全面系统反映官窑陶瓷生产和文化信息历史遗存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17年被列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陶溪川文创街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荣获十大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第一批国家工业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创新奖等国家级、省市级荣誉40余项。景区内业态多元,跨界经营,融传统、时尚、艺术、文化、科技于一体,荟萃了“吃住行游购娱”等功能,是中国首座以陶瓷文化为主体的一站式文化休闲娱乐旅游体验创意园区。

  江西直升机科技馆,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江西省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中国航空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华东优质人气研学游景区。海洋馆、星空馆、沙漠馆、森林馆、4D体验馆等5个分馆使游客亲身了解直升机发展历史、性能参数并通过虚拟现实手段体验直升机、发动机组装,飞行驾驶等,可玩性,可学性出众。

  瑶里风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集山岳、林海、瀑布、峡谷等自然风光和古镇古村、高岭矿址、古窑遗址等人文景观为一体,山水、人文俱美,原始、古朴、清静,一年四季气候适宜,森林覆盖率达86.3%以上,是享受大自然洗礼的绿色家园,是访古探幽、感悟天人合一的佳境。拥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矿山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等众多国家级品牌。

  浮梁古县衙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保存完好的五品古县衙、宋代佛塔—红塔两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气势宏伟的古城门楼、堪称世界一绝的历史文化长廊、正在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千年瓷坛、明清官窑(中央电视台热播电视剧《大瓷商》拍基地)、浮梁茶馆、中国最古老的天文计时仪器—土圭、圭表、日晷以及千年古井—汤公井等绝佳游览点,让您流连忘返。

  皇窑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制瓷)生产性保护和研究示范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有全面展示御窑传统制瓷工艺的宋、元、明、清作坊;有规模化的现代高新技术制瓷生产线;有全国知名书画家陶瓷创作园、皇窑陶瓷艺术博物馆;有儒、道、佛陶瓷艺术创作与展示区。皇窑以全新创举和特有看点成为全国唯一的能全面展现以御窑工艺为核心内容的靓丽多彩的陶瓷文化特色景区。

  洪岩仙境风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其自然风光奇特,人文历史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是一亿多年前中生代形成的壶天灰岩溶洞,整个景区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洞室面积达10万平方米,洞长2000余米。洞中石钟乳遍布上下,错落有致,晶莹绚丽,美不胜收,千姿百态,鬼斧神工。

  江西怪石林风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面积20多平方公里,其范围之广、景观之美堪称我国石林之最,是一个集旅游、休闲、探险、科研为一体的不可多得的好去处。亿万年的地质演变,独特的自然生态,造就了怪石林景区“五怪”:怪石、怪洞、怪水、怪气候、奇藤怪树之神奇自然现象,加之绿树掩映,藤萝介绍缭绕,构成一幅幅美妙的生态景观图。

  还有几十家其他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游客朋友。

  景德镇正全力筹备2021年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一大批景区景点建设和旅游要素提升工程正在紧密实施。航班直达北上广深等14个国内一二线城市,高铁、高速公路网四通八达,大小交通方便快捷,智慧文旅得心应手。

  景德镇,一个陶瓷文化的圣地、高质量发展的宝地、新兴产业的高地、一流环境的优地、人才向往的福地。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各地通过网民对新型旅游发展认知度、网上投票、以及组委会对全国旅游发展的全面对照景德镇被定位成“中国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城市”

  山西省朔州市文旅局代表现场进行了推介

  今天,在这里,我和大家走进一座城,这座城,是我的家乡朔州,是被誉为塞上绿洲的美丽朔州;近年来,朔州市深入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围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打造特色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朔州自然风光独具特色,既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苍茫博大;又有桑干河,苍头河,神头泉,紫荆山,儿女山,清凉山,龙首山等名山大川的秀丽奇特。域内林丰、草茂、花艳、水碧、山秀,构成了一幅幅难以描绘的风景画。特别是右玉县,近七十年来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植树种草不放松,硬是把一个不毛之地改造成了闻名全国的塞上绿洲,创造了“塞上江南”的绿色奇迹。形成了宝贵的右玉精神,国家先后六次对右玉精神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右玉荣获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荣誉称号,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县域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地、美丽中国示范县、中国深呼吸小城、首批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获得了“中国魅力小城”、“最值得向世界推荐的旅游县”和“联合国最佳宜居生态县”等荣誉称号。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北齐名将斛律金歌颂家乡朔州所作的一首千古绝唱。民歌中那高远辽阔、壮丽富饶的塞外风情画,让人心生无限向往。这里平均海拔1000多米,年平均气温4.2—8.4℃,夏无酷暑,雨热同季,空气湿润,清凉舒适。在这炎炎夏日里,朔州是实至名归的避暑胜地。西山百里生态走廊、神海湿地公园、桑干河旅游度假区都是您休闲避暑的好去处。

  除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朔州还有着悠久历史,灿烂的文明,早在28000年前,峙峪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文明。历史上,朔州一直是中国北部重要的州郡治所,置州已逾千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马邑之谋大汉雄风,昭君出塞汉蒙和亲,杨家儿郎大战金沙滩等故事流传至今。汉代才女班婕妤、三国五子良将张辽、中华门神尉迟恭、三代帝王师王家屏都是大家所熟知的朔州人。丰厚的历史创造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朔州境内的名胜古迹不胜枚举,有世界三大奇塔之一的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有全国辽金建筑典范朔城区崇福寺,有秦大将蒙恬筑城养马的马邑古城,有东方金字塔之誉的汉墓群、有“九塞第一镇”旧广武城,有改革开放发祥地安太堡露天煤矿,有见证蒙汉交融、晋商辉煌的著名“西口”——杀虎口。

  朔州还享有“长城博览在山西,精品揽要在朔州”的美誉。朔州长城堪称中国长城的历史博物馆。现存长城327公里,长城历史遗存有1649处,占到了全省的40%,关、隘、口、城、堡、峰、燧(sui)各种形制应有尽有。而且保存完好。作为长城防御体系的古堡,在右玉就有上百座,被称为“中国古堡之乡”。

  作为大同云冈石窟、五台山两大世界文化遗产必经之路上的节点城市,交通条件非常便利,境内大运、荣乌、大呼三条高速公路以及北同蒲和大原客专、韩原高铁三条铁路穿过,从呼市到朔州1个小时,从朔州到大同不过20分钟,到太原1小时,到北京、雄安新区仅2个小时,到西安4个小时,随着高铁的开通,朔州真正融入了京津冀两小时经济圈,朔州机场项目也已正式启动,正在加紧推进。

  近年来,朔州市认真践行国家生态文明思想,在“2+7+N”产业发展的战略格局中,将文化旅游业发展作为全市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打造。先后出台了《朔州市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朔州市旅游产业发展奖励办法》等,意在拓展客源市场,推动文旅融合,优化发展环境,把朔州建设成为三晋旅游名市、全国重要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而且朔州市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好、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为加快引资项目落地提供最好的政策保障。经过近几年的砥砺奋进、朔州旅游产业发展要素基本完善,为各位有识之士投资兴业提供了极佳选择。

  在这里,我重点介绍7个旅游招商项目:

  一、神头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

  主要建设观赏植物园、初心园(党建中心)、四季观光温室、景观平台、“花海林果”、康养度假中心、欧式酒庄、乡土民俗商业区、农机展览区、花卉种植区、葡萄种植区、枸杞种植区等。

  招商意向:投资开发、运营管理。

  二、凤凰古镇旅游观光招商项目。

  凤凰城因古城形似凤凰,民称凤凰城,距今已有527年历史。古城四周群山环拱,绿树掩映,城池东连奎星山,西接合谷山,北依北固山。109国道、平朔一级公路和新建的荣乌高速贯通镇域,交通便捷。

  招商意向:投资开发、运营管理。

  三、广武边塞文化旅游区招商项目

  广武是与雁门关一体的古军事防御体系,两地相距仅14公里。旅游区有明长城、旧广武城、汉墓群三处国家级文保单位,广武长城更是中国最古老、最真实、最完整、最原生态的长城。

  招商意向:投资开发、运营管理。

  四、山阴县湿地公园建设项目

  打造“一带两区”三大板块,一是湿地生态观光带,二是桑干湿地康养度假区,三是历史民俗文化旅游区

  招商意向:投资开发、运营管理。

  五、怀仁鹅毛河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

  开发天鹅文化、风情小镇、水岸木屋、度假别墅、休闲互动、房车营地六大主题片区,以“绿色、生态、休闲、养生”为主题,以天鹅观赏为亮点,着力打造让旅游人玩的开心、住得舒适、乐在其中、还想再来的度假风格。

  招商意向:投资合作、托管经营。

  六、应县石柱山旅游景区招商项目。

  石柱山属于恒山山脉,山系森林茂密,溪水潺潺,草盛叶茂,百鸟争鸣,从沟底望去,展现在游人面前的四周群峰,全部是由六棱形石柱组成,景观十分奇特。

  招商意向:投资合作、托管经营。

  七、右玉县苍头河湿地田园综合体项目

  主要建设苍头河湿地生态长廊产业带、小杂粮原种IP区、原始古村落保护区、边塞原生灌木林绿色生态景观园、中陵历史文化乐游区、知识青年下乡印象(情景)体验园(影视基地)、樊家窑生态园、生态农业种植产业园。

  招商意向:投资开发、运营管理。

  欢迎各位有识之士来朔州投资兴业、共谋发展,也真诚地邀请在座的嘉宾,带着您的亲朋好友来朔州休闲避暑,领略边塞风光,体会“朔州绿”、品味“桑河清”,感受朔州人民的热情。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嘉宾和朋友们身体健康、事业发达!

  塞上绿洲、美丽朔州欢迎您!

  谢谢大家!

  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各地通过网民对新型旅游发展认知度、网上投票、以及组委会对全国旅游发展的全面对照朔州市被定位成“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

  四川省平武县播放美丽风光片;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历史悠久,古称龙州,自西汉置刚氐道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平武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长江的二级支流涪江的上游地区。东邻青川县,南连北川县,西界松潘县,北靠甘肃省,东南接江油市,西北倚九寨沟县,是出入九寨、黄龙风景区的“东线门户”。全县辖9 镇 16 乡,总人口18.6 万人,有羌、藏、回等19个少数民族,县境总面积5974 平方公里。属秦巴山区连片开发特困县、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四川省文明县城,四川省卫生县城,享受少数民族比照县待遇。平武是野生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境内有野生大熊猫335只,因此素有“天下大熊猫第一县”的美誉。

  近年来,我县深入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坚持把旅游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脱贫致富的战略主导产业,以旅游产业促推精准扶贫,以旅游产业发展实现富民强县,迈出了坚实步伐。奋力推进“全域旅游”行动,聚力实施“旅游攻坚”工程。把旅游发展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统筹推进,把旅游扶贫作为破解贫困乡村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不断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和创新旅游扶贫。让旅游在精准扶贫和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作为偏远的山区县,绵阳市平武县以全域旅游建设为目标,围绕“一核四线”五大精品旅游区,着力构建白(马)、虎(牙)、九(寨)、黄(龙)旅游经济圈,打造大九寨全域旅游集散地,国际化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及天府旅游名县。平武人民热忱欢迎您的到来!

  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各地通过网民对新型旅游发展认知度、网上投票、以及组委会对全国旅游发展的全面对照平武县被定位成“中国国际生态人文旅游目的地”

  陕西凤县现场播放美丽风光片

  凤县古称“凤州”,始建于秦朝。地处秦岭腹地、嘉陵江源头,位于宝鸡市西南端,距宝鸡市102公里,西安297公里。北依关中,南接巴蜀,西临甘肃,东临太白。素有“秦蜀咽喉,汉北锁钥”之称。县域面积3187平方公里,辖9镇66个行政村。总人口11万人。宝成铁路、212省道和316国道穿境而过,凤太高速也已投入建设。凤县是一个因凤凰而得名的地方。据《方舆胜览》载:凤鸣于岐,翔于雍,栖于凤,因此,凤凰飞翔的地方叫凤翔,凤凰栖息的地方叫凤州。明洪武年间降州为县,凤县一名自此延用至今。

  凤县生态优美,旅游发达。全县森林覆盖率79.8%,野生动植物410多种,有绵延百公里“春赏绿、夏看花、秋品果、冬戏雪”的秦岭花谷和通天河、嘉陵江源头、消灾寺、灵官峡、古羌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园、凤凰湖、紫柏山等景区,其中4A级景区3个(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消灾寺景区、凤凰湖景区)3A级景区3个(紫柏山景区、灵官峡景区、嘉陵江源头景区),日趋成熟的游客市场圈辐射周边300公里范围并不断向外扩大,是全省七个旅游示范县之一。

  资源富集,优势突出。已探明铅锌、黄金等金属和硅石等非金属矿藏100多种,陕西省实施找矿突破战略确定的14个省级整装勘查区,凤县独占其二,是全国四大铅锌基地之一、陕西省黄金吨金县;全县高海拔地区年均风速在7.8米/秒以上,年均总日照时数1708小时,可再生能源蕴藏丰富;农业特色鲜明,是中国花椒之乡、全国最大的林麝人工驯养基地、陕西省山地苹果基地县。

  地域文化独特,以古凤州为核心、以消灾祈福、栈道文化和凤州八景为代表的凤文化底蕴深厚,以唱羌歌、跳羌舞、品羌宴、过羌年和《凤飞羌舞》巡演为代表的羌文化传承风声水起,以“两当起义”“工合运动”“宝成铁路建设”和“航天三线建设”为代表的红色人文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是中国藏羌彝文化走廊辐射区、中国羌族风情旅游名县、中国工合运动的发祥地。

  产业发达,工业坚实。全县有东岭集团、龙源电力、陕西有色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投资凤县,工业贡献位列宝鸡市第三,占全市工业总量的六分之一。

  凤县地处亚热带与温带分界线上,冬无严寒,夏无酷热,雨量适中,资源丰富。有乔木、灌木360余种,林地面积167917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近1318万立米,全县森林覆盖率79.8%。有野生中草药410余种,既有党参、麝香、牛黄、熊胆等珍稀药材,又有黄鹤、山鹰、鹭鸶、雉等珍禽20余种。除野生资源外,凤椒、凤党、苹果、甜椒等是凤县名优物产。凤椒又名“大红袍”,粒大、麻味悠长、清香浓郁,素有“香飘十里”之美誉,现年产量200万公斤。

  近年来,凤县经济、社会、生态、文化、民生各方面发展迅速,成绩喜人。先后荣获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城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中国西部百强县、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中国最美红县、中国最佳羌族风情旅游名县、陕西省旅游示范县等诸多荣誉。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各地通过网民对新型旅游发展认知度、网上投票、以及组委会对全国旅游发展的全面对照凤县被定位成“中国最佳全域旅游休闲目的地”

  甘肃省武都区现场播放美丽风光片;

  陇南武都地处长江流域嘉陵江中游秦巴山系结合部,素称“秦陇锁钥、巴蜀咽喉”,是甘肃省唯一全境属于长江流域并拥有亚热带气候的地区,生态环境独具特色,自古被雅称为“陇上小江南”,良好的气候资源使这块沃土终年树常绿,四季花不败,八节有鲜果,山山出奇珍。武都最高海拔3600多米,最低海拔仅为600多米,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武都既有南国之灵秀,又具有北国之雄奇,是一方兼有南北之美的神奇土地,被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誉为“复杂的宝贝地带”,有水杉、红豆杉等国家保护植物和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动物,拥有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土河保护站)、甘肃裕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星罗棋布,美不胜收。

  陇南武都风景名胜有万象洞、朝阳洞、水濂洞、姚寨沟、五凤山、裕河风景区、金马池草原等。先后荣获“最美中国·目的地城市”、“最美中国·生态、自然旅游城市和文化魅力、特色魅力旅游城市”、“中国最美生态宜居旅游名区”等称号。陇南武都油橄榄、花椒等农产品饮誉中外,以红芪等为代表的中药材闻名遐迩,茶叶、蜂蜜备受广大客商青睐,被誉为“中国橄榄之都”、“中国花椒之乡”、“中国红芪之乡”等。

  一、旅游景区简介

  (一)万象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地质公园。据考证,该洞已有2.5亿年的历史。洞内钟乳石万象林列,琳琅多姿,步移景换,如入仙境。自北周以来,游人不断,题记甚多,素有“西北第一洞”、“华夏第一奇观”和“地下文化长廊”之美称。

  (二)朝阳洞。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又名仙人洞。洞窟始凿于唐代,有大小洞窟26窟,塑像百余尊。窟壁有大量壁画和游人题留,洞内坐佛、立佛、睡佛形态各异,洞前有楼阁、凉亭等宋明建筑,景区内千年古树上栖息着珍禽仙鹤,朝阳洞景区独特的文化使景区闻名遐迩。

  (三)水濂洞。初建于唐代,清初重建,乾隆时增修。洞窟楼阁依山而建,气势雄伟。晚唐诗人李商隐曾两次游历洞内红女祠,并写下《圣女祠》和《重过圣女祠》两诗。“细雨桃花红女洞,春风杨柳白龙江”,是水濂洞景区在武都旅游地位上的真实写照。

  (四)五凤山。原名真武山,境内现存石碑四通、古建筑面积1100多平方米,亭、台、楼、阁星罗棋布,山巅四千多亩森林公园。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前后是五凤山传统庙会,上山朝拜者如潮,游人如织。

  (五)姚寨沟。姚寨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既有古羌、藏民族纯朴遗风,又有佛道等宗教文化传延。主景区由庙宇寺观湖泊、瀑布、采摘体验、观光农业、民俗旅游六部分组成。景区内山岭叠翠,森林茂密,碧波荡漾,飞瀑流云,奇石耸立,鸟语花香,堪称人间仙境“瑶池天堂”。是我区“春踏青、夏避暑、秋观雾、冬看雪”的旅游胜地,号称蜀有“九寨”,陇有“姚寨”。

  (六)裕河原生态旅游景区。裕河原生态旅游景区位于武都东南部,与陇南康县阳坝国家4A级景区和陕西青木川4A景区相邻,与宕昌官鹅沟、武都万象洞等景区共同形成九寨沟周边旅游小环线。裕河金丝猴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山高谷深,孕育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水利资源,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丝猴就栖息在这里,是我区最美、最具开发价值的原生态旅游区域。

  (七)云上金马池高原生态旅游区。云上金马池高原生态旅游区位居武都城区西北处30公里高原上,海拔2100—3090米,蓝天白云,沃野千里,草肥水美,牛羊成群,是我区天空草原奇观,是自驾游的绝佳去处。

  二、旅游文化资源

  (一)历史文化遗产。武都历史悠久,不断前行的文明,留下了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遗址以及广严院、清真寺、琵琶寺、李揆墓、邢澍墓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诸多名家贤士也为武都悠久的历史人文增添了诗意与赞美,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这方水土孕育和承载的灿烂文明。

  (二)鱼龙高山戏。元末明初,明朝大将李文忠途经鱼龙时平息匪乱且又体恤民情,鱼龙人感其恩威,于是商议在李文忠的生辰四月十八日,在其原安营扎寨处鱼龙镇窄峡搭台唱戏以表怀念,就这样,有着戏剧表演基础的把式舞便自然而然被搬上了舞台。这就是具有“中国戏剧研究活化石”之称的武都高山戏,是我省独有的两大特色剧种之一。2008年,武都高山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武都革命历史纪念馆。在极具汉唐文化韵味的钟楼主题公园内,武都革命历史纪念馆以突出“红色革命历史”为主题,真实再现了武都地方特色和革命历史时期的各个形态,反应了武都儿女的不屈抗争历史和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为武都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武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武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里一尊尊逼真的民风民俗、传统技艺塑像,不仅深刻地展示了本地非物质文化的独特地域性,更再现了武都区非物质文化的繁荣景象,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三、旅游产品

  (一)武都花椒。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武都是我国花椒原产地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武都花椒品质优异,民间冠以“大红袍”之称。2011年,武都花椒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证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2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武都花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5年,武都花椒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同时获得"甘肃省著名商标" 。2020年,武都花椒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认定为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二)武都油橄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武都是中国境内油橄榄最佳适宜种植区之一、中国四大油橄榄生产基地之一,所产橄榄油产品荣获中国林产品博览会和甘肃省林业名特优新产品博览会银奖、金奖。2011年,武都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称号。

  (三)中药材。武都有“千年药乡”之美称,有各类中药材1200多种,其中有“米仓红芪”、“武都黄连”、天麻等尤为突出。

  (四)武都美食。武都物产丰富,不仅盛产核桃、土豆、甜柿、猕猴桃、樱桃等农产品,更有刺嫩芽、蕨菜、木龙头等山珍美食。洋芋饺团、豆花子、凉粉、面皮等农家小吃特色鲜明,味美价廉。

  美丽的陇南武都,已形成完善的旅游产业链,星级宾馆、农家乐等旅游接待能力显著争强。随着兰渝铁路、兰海高速等建成运行,武都已成为连接大西南和西北、对接成渝、衔接关中、连接兰州的交通枢纽而融入成渝经济圈、关天经济区、大九寨旅游经济圈,是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新通道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城市,是观光、旅游、探险、休闲、娱乐的理想之地。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各地通过网民对新型旅游发展认知度、网上投票、以及组委会对全国旅游发展的全面对照武都区被定位成“中国最美乡村生态写生基地”

  浙江鄞州区播放美丽风光片;

  鄞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名胜遍布。全区面积817.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90.5万,下辖15个街道,10个镇。鄞州是著名的“中国博物馆文化之乡”、“书法之乡”、“海丝文化之乡”,山、溪、湖、海、寺、田、林、村等乡村资源优势突出。

  一、鄞州区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一)强基固本,培育乡村旅游发展方向。积极围绕农旅元素,先后编制了《鄞州区乡村旅游总体规划》、《横溪镇、塘溪镇、东吴镇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大梅山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环东钱湖绿色创新圈大景区规划》等,以全区东部新城-南部新城-东钱湖新城为都市核心圈、以环东钱湖绿色游憩带、塘溪、横溪等大梅山区域为乡村依托、以瞻岐、咸祥等滨海镇为海洋旅游基础,以天童、阿育王寺为禅修体验品牌,形成“山、海、湖、城、乡、禅”于一体的发展格局。同时以省委省政府“百千万”工程为抓手,积极推进景区镇和景区化村庄的建设,目前全区共创建景区镇4个,景区村庄70个,其中3A级景区村庄11个;打造一批镇域级旅游特色乡镇,横溪农旅小镇、塘溪人文旅游小镇、东吴生态禅意小镇、咸祥文艺海湾小镇、五乡电车小镇等旅游风情小镇正在逐步培育和发展中;建成东吴镇、横溪镇、咸祥镇三个镇域级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并完善镇、村、景点、基地等四位一体的旅游咨询点60余个;全区新建改建厕所600多个,新增旅游厕所109个;新增乡村旅游指示系统40余套,全面提升旅游接待功能。

  (二)多产融合,打造乡村旅游新兴品牌。随着全区农事体验、乡村观光、农家休闲、乡村度假类产品不断齐全,农旅、工旅、文创等多元化产业融合发展态势良好,多产融合的品牌日益增加。有平原乡村农旅结合典范的国家4A级旅游区天宫庄园;有区位优势良好、旅游资源丰富的3A级景区横溪风景旅游区;有健身古道与旅游结合长达526公里的鄞州千里云道;有工业、文创结合的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欧琳工业园、雪菜工业园、徐艺仿古雕塑厂等;还有省级中医药养生休闲旅游基地-易中禾仙草园、省级果蔬采摘基地-祥虹、景秀园等,乡村产业融合,特色愈加鲜明,品牌逐步形成。

  (三)燎原之势,推进乡村民宿产业发展。以我区横溪镇为代表的大梅山精品民宿集聚区已基本形成。截止目前,全区共有乡村民宿24家,房间339间,床位655个,2018年新增民宿2家,新增客房20间,床位26张;2019年新增民宿2家,新增客房17间,床位37张;2020年新增民宿5家,新增客房44间,床位82张。2018年芫舍、拓野山居创建为浙江省银宿,逐野民宿创建为市级五叶客栈;2020年慈舍·集合里创建浙江省金宿,乡叙勤勇·大乐之野创建为市级五叶客栈。此外,一批乡村古风特色鲜明的俞山、金山、道成岙、东山等村等均准备引入外来民间资本,投资民宿行业,推进乡村旅游向乡村度假、休闲、生活转型。

  (四)珠联璧合,撬动文博旅游新空间。鄞州区是著名的“中国博物馆之乡”,全区现有各类已建、在建博物馆艺术馆23座,其中国有11座、非国有12座,最大的宁波博物馆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均游客量均超过100万人次。横溪镇的朱金漆木雕博物馆已经成为3A级旅游区、横溪镇风景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荣获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的称号;东吴的雪菜博物馆也结合博物馆和工业生产,积极完善旅游服务配套和体验产品,获评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据统计,2019年全国有超过10亿人次参观各级各类博物馆,单纯的看风景已经不再是旅游的代名词,走进博物馆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正成为当下旅游的新方向,而博物馆游也转变成传统的静态展览与动态的体验结合,极大丰富了文博旅游的新内涵。

  (五)挖掘推广,激活非遗体验新活力。我区重视非遗文化的传承和振兴,全区共有国家级非遗名录4项,省级20项,市级50项和区级111项。区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19人,其中国家级3人,省级17人,市级58人,拥有非遗传承基地138个。非遗项目借助传统节日、旅游展会等平台,组织举行各类活动80余次,塑造了良好的非遗保护氛围。像“非遗进社区”、“童声说非遗”等系列活动深入百姓生活,加大了非遗的社会影响力,也使得更多的游客把非遗体验当做了旅游目的之一,更加激发了鄞州文化旅游的新活力。

  (六)应运而生,打造文旅产业新名片。文化+旅游的产业发展迅速,各种融合产业为都市旅游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成为了有力宣传鄞州的名片。例如“无鄞不成商”,地处三江汇流之地的鄞州有浓厚的商贸文化,宁波书城、保利剧院、酷乐潮玩等文创市集、明星演唱会、香橙音乐节、音乐大师公开课、唱响新时代——走进宁波等文艺活动极大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体验;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存、青春活力的高教园区、时尚现代的鄞州新城交相辉映,吸引了大量的影视剧制作单位前来取景,如《长江七号》、《搜索》、《奋囧》等作品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鄞州区影视文化产学研基地落户南部商务区,据不完全统计,全大市200多部拍摄的影视剧中,有100多部曾在鄞州区取景。另外,我区繁荣的商圈如万达广场、印象城、万象汇、宁波文化广场、海港城等也提供了丰富多元的餐饮购物、娱乐一站式服务,是鄞州都市旅游的绝佳娱乐体验场所。

  (七)借力央媒,提升品牌宣传新质效。为深入探寻美味,中央电视台CCTV--10《味道》栏目多赶赴鄞州采风调研,并专题拍摄了《鄞州·味道》美食专题纪录片,从鄞州美食的食材选择与获取、制作、品尝及背后的文化与故事,全方位展现了鄞州美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该纪录片共分上、下两集,每集30分钟,并于2020年10月31日在央视CCTV--10首播,之后还在今日头条、人民日报网、光明网、央视频、百度、搜狐、新浪、腾讯等20余家国家级新媒体广泛传播。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各地通过网民对新型旅游发展认知度、网上投票、以及组委会对全国旅游发展的全面对照鄞州区被定位成“中国建设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区、中国最美文化休闲旅游名区”。

  山西阳城县播放美丽风光片

  阳城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余脉交汇处。全县地域面积1968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办事处),467个行政村,总人口40万。

  旅游资源分布情况

  我县是个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县份,地下资源主要是以煤炭为代表的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地上资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以皇城相府、郭峪古城、天官王府等为代表的古堡民居,全县古建总量1040处,是全国均值的11倍,全省均值的4.5倍,被誉为“全国古堡民居第一县”;二是以蟒河自然保护区、析城山亚高山草甸为代表的山水生态,全县森林覆盖率51.2%,在北方地区较为少见。同时,阳城是文明起源之地。上古帝王舜、禹、汤、周穆王等都在此留有印迹,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商汤祷雨、愚公移山、穆王西游等古老传说源远流长。商汤文化源远流长,在民间广为传颂;自西汉置县距今已有2000多年,隋唐科举以来先后出过2名宰相、4名尚书、123名进士,其中以万历名臣王国光和康熙帝师陈廷敬最为著称。明清时期,曾留下“十凤齐鸣、十凤重鸣”的佳话和“名列三城、风高五属”的美誉。

  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从90年代开始,我县旅游产业经历20年的发展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逐步发展壮大,通过从黑色到绿色转型初试时代、“3+1”战略格局的景区带动时代、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全民旅游时代三个阶段,展开了先行于全国、示范于全国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阳城实践’”。

  第一个阶段:绿色转型+规划先行——以皇城相府率先发展为标志的“转型初试时代”。这个阶段主要是从1998年到2007年,以皇城相府为代表的景区建设和以蟒河景区为代表的煤炭资源转型发展旅游业。

  第二个阶段:5A提升+“3+1”布局——以山水村镇连片开发为特征的“景区带动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从2008年到2013年,是“3+1”战略实施的阶段。所谓“3+1”战略,是指把东部的皇城相府和南部的蟒河景区、以及西南部的析城山景区和具有“十山九回头,三河绕城走,石门锁水口,城在墙上头”独特优势的古县城放在一起构建了“3+1”的大旅游战略。

  第三个阶段:是全域旅游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主要是2014年以来,特别是2016年7月以来是全域旅游发展的新阶段。县委、县政府立足于我县“90%的地域是农村、90%的人口是农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头在农村、关键在农民、核心在增收”的县情实际,提出了“一产突出抓蚕桑,二产突出抓陶瓷,三产突出抓旅游”的发展思路,秉承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旅游业上升到产业转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产业谋划,围绕旅游做农业,围绕农民抓旅游,立足“四全”(即全域整合、全景打造、全业融合、全民参与),着力“四游”(即乡村旅游、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全民旅游),致力三个融入、四个坚持、五个结合,把种农田变为卖风光,把美丽风景变身美丽经济,逐步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富得了百姓”的愿景,全力打造“悠然阳城”品牌。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各地通过网民对新型旅游发展认知度、网上投票、以及组委会对全国旅游发展的全面对照阳城县被定位成“中国最美民居古堡村落旅游目的地”。

  河南省洛宁县现场播放美丽风光片;

  全县总面积2306平方公里,辖10镇8乡,390个行政村和社区,51.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3万人,乡村广阔,土地肥沃。县城常在人员接近16万。处于豫西山区、洛河中上游的洛宁,地形呈“凹”字形,人称“七山二塬一分川”,是河南省知名的林业县、生态县。

  洛宁旅游资源有自然山水、乡村田园、人文历史三大类。单体资源十分丰富,所属门类比较齐全,既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又有美好的青山秀水,还有秀丽的田园风光,形态各异,相互托衬。旅游资源在8个主类中(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动、植物及草原、天象与气候景观、遗迹与遗址、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洛宁存在8类,31个亚类中,洛宁存在27类。155个基本类型中,洛宁存在76个。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集中在一个县域之内是比较少见的。

  自然山水类

  洛宁县地形地貌非常独特,秦岭进入河南的三条余脉,有两条横亘在洛宁两侧。即南部的熊耳山、北部的崤山。千里洛河穿境中流。给洛宁全县之域大体分成三个级次,第二是浅山、丘陵、塬区,第三是洛河川区。

  第一的深山原始区,海拔千米以上有名字的山峰多达50个。苍莽群山中,山峰林立,沟壑纵横,泉涌溪流,潭碧瀑壮,呈现一派山青水绿、风光旖旎的秀美景象,蕴藏着一幅幅动人的山水画卷,并且历史传说典故很多。

  洛河在县域内被分级建坝利用,从西子湖到崛山依次形成了从山区到川区的水面、湿地。长水以西的山区,水面依山蜿蜒,还有不少岔沟水面,青山绿水,风光秀丽。洛河无论山区、川区,它走的一路对洛宁旅游的未来,意义重大而深远。

  乡村田园

  洛宁的南部、西部、北部,都有着美丽的乡村田园。农耕景观、季节景观、气象景观,村落人家、农家小吃、风土乡情等乡村景象,都具有浓重的豫西风韵,对旅游市场有吸引力。游客们心里的乡愁,除了人为收集陈设的几样老家什之外,像那村寨农舍、林荫小路、槐花长廊、蛙鸣河流、瓜蔬草木、村道老屋、池塘小雨、故事乡闻、春来秋往、草绿叶红等等,内容更多样,范围更广阔。

  洛宁山水田园景致多在浅山、丘陵、塬区。浅山区海拔在500米到1000米,占全县面积50%左右,乡村交通便利,农耕物产丰富,村落星罗棋布。这一区域聚集着远近闻名的龙头山、凤翼山、梅鹿山和赵村塬、王村塬、谷圭塬、官庄塬等,乡村田园景色都在这一地带。两山之间形成了不少“峪”,长短不一、宽窄不同,峪里边多有涧河,蜿蜒出山汇入洛河,地形特征比较平缓。这一地带的人文历史资源是洛宁最为丰富的。

  全县的气温,季节相差较大,冬夏两季热冷悬殊,显得长一些。春秋气温宜人,过度显得短一些。季节的变化,对游客影响很大,春夏秋三季乡村景色,农事活动,物候变化,丰富多彩。特别是在游客出游的夏季,洛宁适宜的海拔、气候,本身就是一种旅游资源。海拔不同,植被就不同,空气就不同,感觉就不同,历史性所形成的人文也不会相同。温度、植被、空气、舒适度等等,也是优良资源。

  历史文化

  洛宁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上古,从公元前两千多年的夏王朝直至现在,是黄河文明的组成部分。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历史、人文积淀深厚,遗址、古迹星罗棋布,史书记载的名人、轶事、典故很多,是中华民族最早活动的地区和河洛文化之源,境内有标志中华文明渊源的“洛出书处”、“仓颉造字”、“伶伦制管”等众多根源性文化遗存,是中华文明之源、文字之源和音律之源。洛宁“三源”文化、“乡愁”文化、“生态”文化,给了我们一个极其宏大的格局,使洛宁旅游发展在文化层面处于一个很好的位置。全县的山水、地名、古树、村庄等等几乎都有传说典故、人文轶事,游客徜徉于山水之间,还可以感受到人文气息。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各地通过网民对新型旅游发展认知度、网上投票、以及组委会对全国旅游发展的全面对照洛宁县被定位成“中国最美山水生态宜居县”。

  山西广灵县现场播放美丽风光片;

  广灵县地处山西省东北边陲,永定河上游,北岳恒山东襟,东邻河北省蔚县,南接灵丘县,西毗浑源县,北靠阳高县和河北省阳原县。位于东经113度51分至114度24分,北纬39度35分至39度50分之间。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最高气温38.2℃,最低-34℃,年平均气温7℃,无霜期130天,年均降水量410毫米左右,海拔高度为930—2375米。全县两镇七乡,172个行政村,总人口18.5万人,国土面积128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1万亩,水浇地面积18万亩,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县,曾有雁北“小乌克兰”称谓。

  广灵县区域位置优越,是我省我市距北京最近的县,可与恒山、云冈、应县木塔等中外驰名的旅游景区连线,作为大同地区通往京、津、冀的主要门户之一,东出河北省蔚县(河北省古建大县),有距北京290公里,广源高速、303省级公路、国道交通纵横交错的区位优势,面向京、津、冀等客源地,打造山西面向京津冀的旅游桥头堡,变晋北边缘为开放前沿,是发展大旅游,建设旅游强县的有利位置。

  从我县旅游业的优势来看,广灵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广灵保持着蓝天、白云、碧水的自然风韵,特殊地质地貌蕴育了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有独具江南水乡风光的水神堂、省级壶流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六棱山风景区、南壶森林公园,有全国AAA级景区1处——中国剪纸博物馆,有中国最大全木结构大雄宝殿的极乐寺、有历史悠久的朝阳古寺,有涧西古堡、殷家庄古民居建筑群、西蕉山古民居建筑群等古村落,有闻名于世的汉白玉石林,“小悬空寺”圣泉寺,天然森林圣佛寺,自然风光白羊峪、圣眷峪、长江峪、黄龙峪,空中草原甸顶山等资源,处于待开发状态,发展潜力巨大。2018年,我县列入山西旅游三大板块太行、长城板块主体区。全县有不可移动文物30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广灵民间传统文化种类繁多非遗资源丰富,全县共有非遗信息500多条,重点非遗项目20个,其中,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1项、省级3项、市级6项、县级10项,剪纸、秧歌、大号、皮影、背阁等独具地方特色,广灵剪纸和广灵秧歌分别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广灵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1年,荣获“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名县”,2018年,荣获“全国生态特色旅游县”。

  广灵农业基础较好,农作物品种丰富,杂粮品质优良,不少旱作有机农产品驰名省内外,是全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整体推进县、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国家首批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中国食用菌优秀主产基地县。“广灵小米”“广灵苦荞”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东方亮”小米多次获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2017年山西东方亮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2018年“东方亮”小米“西方不亮东方亮”广告语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还有广灵蘑菇、白老大瓜子、豆腐干、黄花菜、画眉驴、大尾羊、巧娘宫手工编织等一系列特色农副产品远近闻名。

  我县将全面提升广灵全域旅游的整体形象和水平,努力将我县建成“民富、县强、域美、安康、宜居新广灵”的全域旅游目的地。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各地通过网民对新型旅游发展认知度、网上投票、以及组委会对全国旅游发展的全面对照广灵县被定位成“中国最佳康养度假旅游名县”。

  江苏省石塘镇;

  江苏省淮安区石塘镇素有“淮上江南”之美誉,因党建工作“一队五组”服务群众闻名遐迩、“一村一品”亮点纷呈声名远播。近年来,该镇紧紧围绕“党建引领、项目为王、发展为纲、民生为本、稳中快进”工作总基调,以精心构建党建+农旅融合绿色发展为动力引擎,以“全市争第一、苏北争十强、全省争进位”为奋斗目标,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统领,铸就了“淮上江南”石塘镇乡村振兴壮村富民新的辉煌。荣膺“全国生态文化旅游镇”“ 美丽中国绿色发展优秀乡镇”“江苏省产业集聚十佳小镇”“江苏省基层党员冬训工作示范镇”“2019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示范镇”“2019中国建设美丽乡村典范镇”“江苏省文明乡镇”。

  聚力生态宜居,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淮安区石塘镇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和镇村绿色发展。镇党委领衔+班子成员挂包到村组,常态化开展“清洁家园”大行动。组织各村居对本区域的河道、路道、水面进行治理、清淤、疏浚和培植新路肩,选种优质草木进行护坡等,党委政府带领相关业务人员进行综合评分;做好土地复垦,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严厉打击“散乱污”企业环境违法行为,致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系统保护;为“一事一议”项目、“五好农村路”项目和“北涧渠后花园”项目建设的堆堤、路道新栽各类苗木、花草、油菜等,将植树造林与绿色发展落在实处;在各办公机关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办公和生活方式,促进低碳生活循环发展;百姓理论宣讲团宣传践行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和绿色服务理念,形成全镇上下爱护自己劳动成果,爱护自己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开展京杭大运河和苏北灌溉总渠沿线环境整治、村域各干支渠沿线环境整治;对区域范围内一二三支河道和中堆进行整治,不断增加镇域绿色生态空间;在许王、靖大庄、十五里桥等村科学规范修建生态防渗渠、涵闸、节水闸和农桥,切实解决镇域几个村“扁担式”“梯形状”基本农田用水难题;在马涵洞、靖大庄、发茂、卫东打造“党建引领、集成振兴”稻虾共作农村改革试点项目,既保证农民增收,又实现保护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在全镇开展“拉网式”村庄环境整治、人居环境整治,实施雨污分流工程和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推进镇村环境自然生态绿色发展和宜居宜游,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聚力农房改善,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优越感

  淮安区石塘镇根据省市区农民住房改善工作要求,成立镇党委书记+总支书记党建专班,主攻重抓张兴社区建设。在张兴村依托原有水面资源、林木植被、田园护坡等景观要素,精心构建“宜居宜业、交通便捷、产业配套”及与原宅映衬、水田林人居深度融合的“省级新型生态农村社区”。该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相结合,整治改善工作秉承“协调、特色、亮点”的理念,围绕“拆、清、新、绿”四个方面进行认真谋划和科学实施;在该镇卫东村建设“市级农房改善示范点”,围绕党建+农旅融合绿色发展,确保所建项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达到“七通九有十到位”,打造全镇宜观宜游的乡村旅游品牌。该社区建设依托卫东村得天独厚的党建品牌、自然禀赋、乡愁文化,把该社区建设成党的建设教研区、乡愁文化情感区、美丽乡村典范区,充分展现卫东村农家美味、田园风光、丰收氛围等,吸引较多的游客往来卫东、驻足卫东、食宿卫东,让“来过还想来”的思乡情怀得以彰显,打造卫东社区党建引领新名片;该镇按照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以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为抓手,不断提升农民群众住房品质,打造宜居生态环境,并制订了《石塘镇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五年规划》。富民佳苑居民小区位于该镇靖大庄居,项目计划总投入8.8亿元。该项目已开工建设,出正负零,建筑工地上是塔吊林立,人来车往,大伙干的是井然有序,热火朝天。项目建成后,学校、医院、道路、农民文化图书馆等各类配套基础设施应有尽有,群众优越感满满。

  聚力品牌打造,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村旗夸酒莲花白,津鼓开帆杨柳青。壮岁惊心频客路,故乡回首几长亭。”出自古诗《杨柳青》,此诗是文化名人吴承恩所著,诗中“故乡回首几长亭”带有明显乡愁文化与思乡情愫。文化名人吴承恩墓就坐落在石塘镇二堡村。该村地理位置、水陆交通、文化底蕴等诸多因素使二堡村成为商家必争之地。石塘镇是“全国生态文化旅游镇”“江苏省产业集聚十佳小镇”,二堡村辖区企业就有27家,已形成规模产业集聚群。近年来,二堡村积极响应石塘镇党委政府号召,珍惜已有荣耀,打造新的品牌,已经形成运用小说《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墓地资源,构建文旅特色小镇的总体规划,在积极谋划打造乡愁、西游主题的特色小镇上做文章。市、区领导多次来二堡调研,提出了很多建设性宝贵意见,并将吴承恩墓的修缮与开发纳入议事日程。二堡村两委高度重视此次发展机遇,以党建为统领,强化支部“堡垒”作用发挥,村委成员积极投入到工矿废弃地复垦、移风易俗、文明创建和主要道路两侧“大拆违 大清除 大扫尾”中,精心打造“筑巢引凤”前提条件。现在的二堡村,发展变化是一年一个样,推窗见绿,抬头是景,中央电视台对该村的悠久的历史渊源有专门的采访报道,很多企业家愿意为二堡村“代言”,介绍更多的老板、企业家来二堡观摩合作和旅游投资,鼎力支持打造吴承恩西游文化特色小镇。

  淮安区石塘镇有优秀资源与成功经验很多,如:邱家村党员服务队、鹅钱村土改经验、村级财务“阳光监管”、百姓理论宣讲团、建淮村精品粉丝、集镇蒲菜生产等,这些都是响当当的品牌,当下全镇“一村一品”的宝贵经验已经逐步形成,这些成功经验必将有力带动该镇农旅融合绿色发展新业态、高质量跨越发展迈上新的台阶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各地通过网民对新型旅游发展认知度、网上投票、以及组委会对全国旅游发展的全面对照石塘镇被定位成“中国农旅融合绿色发展示范镇”。

投资集团代表介绍项目

现场介绍文旅动漫项目

 

中国都市网:中国都市营销门户!(通过我们让您的信息快速传播到互联网,传遍全国!)

资讯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