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 >>正文

郭元鹏:“中国著名品牌”何以成为生意?

 “中国著名品牌”的金色牌匾悬挂在一家制衣企业的荣誉栏中,颁奖单位为“中国名牌产品培育委员会”、“中国品牌调查统计中心”。“中国著名企业”、“中国名优产品”、“中国知名产品”……类似的评选项目在中国名牌产品培育委员会以及中国名牌培育监督委员会中有近40个。企业缴纳几千元不等的“工本费”后,便可得到梦寐以求的“名牌”认证。悬于企业中,以此证明企业的实力。(11月25日《北京晚报》)

这是一个“著名品牌”、“十大品牌”、“最佳品牌”、“最大品牌”满天飞的时代。在各类“大奖品牌”乱花已经迷人眼的时代,消费者处于雾里看花的境地。只可惜的是,我们不能像那英一样“借到一双慧眼”,没有火眼金睛,只能祈祷满眼“著名品牌”是真金不怕火炼了。遗憾的是,美好期待又落空了,很多此类品牌都是花钱买来的,好些的上万元,一般化的也就几千元。
“中国著名品牌”何以成为生意?
其一,商业道德沦丧。我们一直在倡导商人要当儒商。可是所谓的儒商不是倡导出来的,而是约束出来的。看看我们的身边,嚣张的商人何其之多?为了赚钱已经到了“要钱不要脸”的地步,脸皮就是铁皮焊接的,而且是无缝铁皮焊接的。花钱购买“中国著名品牌”只是商德沦丧的一个最浅显的佐证。如果不让不良商家因为弄虚作假付出代价,这种现象就会愈演愈烈了,也只有王海们能让他们畏惧了。
其二,错误观念纵容。商家购买“中国著名品牌”,是为了多赚钱。但是这也需要一个基础,那就是消费者要买账,要买“中国著名品牌”的账。如果失去消费者追捧,“著名品牌”也只不过是一堆废铜烂铁。让商家窃喜的是,让商家“幸运”的是,消费者还是很买账的。购买商品已经形成了一种错误消费观念:不买对的只买贵的;不买好的只买有名气的。买东西要看牌子,买东西要看获奖。
其三,协会乱象嚣张。出卖各种“著名品牌”的协会,都是玩文字游戏的,主要围绕着“著名”、“信得过”、“名优”、“十佳”等字眼。试想,企业谁不想是“著名”的,谁不想是“信得过”的?这些协会就是抓住了这种心理唯利是图的。那么,这些协会又是谁批准设立的?我们的生活中真需要这些协会吗?当协会成为了“邪会”的时候,虚假的“著名品牌”也就骚扰我们的生活了。问题是,这些协会的审批机关不该一批了之。审批了就要监管。
 
形形色色的“著名品牌”究竟是怎样评出来的?在中国名牌产品培育监督委员会,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可以办理的资质认证有39项,包括“中国名优产品”、“中国知名产品”、“中国优质产品”、“中国××行业十佳名优产品”……每项在4000元至6000元间不等,“参评办理多个奖项可以优惠一些,打个八折。”可见嚣张已经到了毫不掩饰的地步。
昔日“牙防组”的教训为何没有让监管部门长点记性?
“中国著名品牌”里究竟藏着多少牙防组?是到了该好好查处的时候了。
稿源:荆楚网

 

中国都市网:中国都市营销门户!(通过我们让您的信息快速传播到互联网,传遍全国!)

资讯标签:

分享到